友情提示:风趣爱康(www.iKang.org)是类风湿公益论坛,网友言论只代表本人观点,请大家文明发言!
来自《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年2月刊登了李春等进行的调查研究报告。本研究过检索MEDLINE等5种数据库,入选文献21篇(含前瞻性11篇),共5210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现有25例患者有视网膜病变(发生率0.48%)。其中10篇文献共2599例评价了非视网膜病变,发现角膜沉积和调节反射障碍发生率分别为0.5%和0.23%。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羟氯喹平均剂量为7.6±3.4mg/(kg.d),剂量大(≥6.5 mg/kg.d)比剂量小(≤6.5mg/kg.d)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机率有增高趋势(分别为0.87%和0.4%,P=0.068),且剂量大组的平均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剂量小组(分别为46.8±20.2个月和78.9±74个月)。停药3个月随访,出现视网膜病变的25例患者中,9例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稳定,2例视野轻度改善,1例恶化,其他13例结局不详,而所有非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症状消失。因此,羟氯喹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为不可逆性,而角膜沉积和眼调节反射障碍为可逆性。羟氯喹所致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为剂量和用药时间,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定期眼科检查很重要。 羟氯喹所致的视网膜病变特点是视网膜上呈点状、斑状或团块状的色素沉积,如“牛眼”样外观,视野从周围向中间变窄直至完全丧失,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中心视力丧失、闪光、视物模糊或变形和视野缺损。
羟氯喹引起视网膜病变的机制是:(1)在视网膜色素上皮聚集并结合黑色素颗粒;(2)视网膜色素上皮吞噬功能丧失和感光受体外层脱离;(3)髓样体在细胞内聚集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代谢;(4)视网膜上皮细胞功能不足导致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丢失。与磷酸氯喹相比,羟氯喹发生视网膜病变较低。
羟氯喹不能在脂肪中分布,因此如果完全按照公斤体重来计算,则羟氯喹使用量可能增高,导致视网膜病变风险,故推荐使用理想体重来计算给药量:男性为50kg+2.3kgⅹ(身高-152.4)cm/2.54cm,女性:45.5kg+2.3kgⅹ(身高-152.4)cm/2.54cm。另外,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人容易导致药物清除率降低,应予以注意。
国内外的风湿病大夫多建议服用羟氯喹的患者应在6-12个月到眼科进行一次检查,以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欧洲风湿病联盟2009年制定的SLE监测指南规定:低危人群5年内不需要眼科检查,5年后每年检查1次;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目前,除停药外,无有效的方法来治疗羟氯喹所致的视网膜病变,对于早期的视网膜病变,应立即停药,并密切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