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风趣爱康(www.iKang.org)是类风湿公益论坛,网友言论只代表本人观点,请大家文明发言!
当80余高龄的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登上诺奖的舞台,当大力“发展中医药”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雷公藤治疗类风湿,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甚至被认为是继青蒿素之后,中医药又一划时代的创新成就。
雷公藤,金庸小说里令人闻之丧胆的“断肠草”,传说中神农因尝此物而丧命的巨毒植物。而类风湿,则被誉为“不死的癌症”,让全球医学界为之棘手。
然而,在湖北省洪湖市中医医院,二者发生了神奇的“反应”——自上世纪70年代始,该院两任院长周承明、周祖山父子,不仅首开雷公藤治疗类风湿临床之先河,更以此解瘫救疾,惠及病患上百万众,被誉为“风湿药王”。
2017年1月,CCTV以《“断肠草”巧治类风湿》,再次聚焦他们。镜头背后,是两代名医的使命接力,更是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临床革命……
首创:以身试药开临床先河
“我看到父亲直挺挺地倒在地上,面部痛苦抽搐着。桌子上,放着一罐残剩的雷公藤煎剂,以及一封遗书……”
几十年来,研究、应用雷公藤,已成为现任洪湖市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生周祖山生命的一部分。而他最刻骨铭心的,依旧是1973年的那一幕。
那时,周祖山刚刚10岁,父亲周承明52岁。
周承明是土生土长的洪湖人,曾任某公社党委书记。1964年开展“四清”工作时,他用祖传的“麝火疗法”治愈了一名类风湿患者,从此声名鹊起,并进而弃政从医,调往洪湖县人民医院,先后任医生、关节科主任。
“麝火疗法”让周承明名动一方,被誉为“洪湖神医”“去拐专家”。但 “麝火疗法”也有四不治——即红不治、肿不治、腿发烧不治、患处不痛不治。这让周承明倍感困惑,一直苦苦寻求突破良方。
1973年的一天,来了一位叫汪福巨的病人,病情之重令医护人员倒吸凉气:他全身蜷缩,骨节红肿变形,躯体局部溃烂,难以挪动半步。而此后的数月间,麝火疗法、辅助药方,周承明能试的方法几乎试遍了,对方症状丝毫不见减轻。
望着汪福巨的痛苦煎熬状,周承明突发灵感:何不用雷公藤“以毒攻毒”?
雷公藤,又名“黄藤”“断肠草”,俗称“八步倒”,意即人食用后走八步就倒下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明确记载,其对“脚滕痹病,四肢拘挛”有抑止作用,但“不可内服”,称“有大毒,入腹即沾肠上,半日即黑烂”。
周承明决定挑战医药禁区,先在自己的身上试验。
写好遗书,煎好满满一罐雷公藤,他开始服药。第一次服了两钱,他没有反应;第二次服了五钱,感觉肚子不舒服……一次,一次,又一次,周承明不断探进。而最后一次加大剂量时,他轰然倒在了地上。
还在上小学的周祖山见到这一幕,吓得紧紧抱住父亲大声哭喊。幸运的是,几个小时后,周承明醒过来了。他望着周祖山:“孩子,别怕,爸爸在试药!”
通过与死神的不懈抗争,周承明不但找到了雷公藤的合适服用剂量,而且成为以此临床治疗类风湿的第一人,开启了类风湿治疗的新时代。
很快,瘫痪六年的汪福巨可以下床了;两个月后,其浑身溃烂全部愈合。
很快,周承明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全国中医药界的震惊!
1977年4月,他创办了以治疗类风湿为主的专科医院——洪湖县中医院,“洪湖中医”成为最早发现并成功运用雷公藤全根制剂于临床的医院。
1978年,他受邀出席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行业首部专著——他的《黄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一书,倍受好评。
1982年,他主导的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项目,获得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与湖北中医研究院合作开发的雷公藤片,成为治疗类风湿病的第一个上市的国药准字号药物。
1987年11月,“全国首届雷公藤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在洪湖市中医医院举行,成为雷公藤研究史上一个重要的会议。一股研究、应用雷公藤的浪潮,由洪湖发源,在全国掀起。
超越:精益求精跨医药巅峰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的首创与应用,不仅奠定了周承明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行业先驱地位,更受到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点赞”。
1988年11月22日的《健康报》如此评价:“周承明用黄藤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全国颇有名气,已接诊患者17万余人,总有效率为91.94%。”
《人民日报》则称他“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老中医”,《光明日报》报道他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克星”……他的事迹,还见诸美日德法泰等国媒体,被患者誉为“风湿药王”“当代华佗”。
父亲毒草变良药后的盛名,及当初以身试药的勇气,构成了周祖山对雷公藤的早期记忆。袅袅的雷公藤药香中,他也立下了为医的宏愿。
“在病人心中,父亲就是‘神’。可有一次,父亲对我说,孩子,尽管我用黄藤合剂疗效不错,但要彻底攻克这种病,恐怕还得靠你们这一代。”
那一瞬间,年轻的周祖山顿觉双肩如铁。
从湖北中医学院毕业后,周祖山被分配至洪湖市中医医院。从普通医生,到科室主任、副院长、院长,他一步一个脚印。遨游在中医药的海洋里,精勤不倦的他,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构筑了博大的知识体系,涵养了严谨的科研细胞。
也许正因为此,周祖山不但继承了父亲的精华,更触摸到了其中的不足——父亲首创的雷公藤治疗类风湿,疗效虽然显著,但用药还显粗放,诊断与治疗上还缺乏具体的定性与定量标准与分类,以及毒副反应,等等。
如何才能攻克这些难点,并实现超越呢?
周祖山把自己关在实验室。多少次失败再来,多少回精益求精。巨大的使命感一直笼罩着他:寻找配方,屡屡试错;祛除毒理,百折不馁……历经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痹康宁”系列制剂研制成功,并获得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成果——“痹康宁”系列制剂能选择性地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各种证型,疗效显著,又适合长期服用,大大减轻了雷公藤毒副反应。它让雷公藤治疗类风湿,迈向了“标准化”的时代。
周祖山还成功研制了“周氏关节止痛膏”,解决了雷公藤治疗中给药途径单一的局限;研制了活血壮筋片、清热通痹片、养阴通络糖浆等新制剂产品,开启了雷公藤治疗用药靶点的多元化、立体化局面。
继《周承明学术思想初探》论文后,周祖山还编写了《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病诊疗常规》等多部专著,在理论上实现了新跨越。他还最先引进国内先进的内窥镜技术治疗类风湿,使该病治疗进入新时代。
1999年,香港,首届国际类风湿病学术会议盛大召开,周祖山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新进展》一文,博得满堂喝彩。专家评价:“德艺双馨胜乃翁”。
2000年,年仅37岁的周祖山接过洪湖市中医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一职,开始了“洪湖中医”的周祖山时代。“洪湖中医”迅速崛起为中医治疗类风湿领域的领军者。
弘扬:无私奉献济天下苍生
2014年3月,八百里洪湖水乡一片春意盎然。在洪湖市郊的开发区,占地40亩,年生产能力可达1.5亿元的洪湖市中医医院制剂生产基地盛大落成。
这是湖北省最大的医院制剂生产基地,也是洪湖市中医医院继现代化门诊综合大楼、占地500亩的雷公藤种植基地先后建成后,又一跨越式步伐。其将雷公藤制剂的生产工艺、标准,均提上了更高水平。
“父亲生前一直希望有自己的雷公藤制药基地,以造福更多患者。”基地落成那天,周祖山穿着工作服,在车间久久徘徊,不忍离去。他亲自给基地定下三句社会承诺:让老祖宗放心,让老中医放心,让老百姓放心!
承诺的背后,是责任担当,更是周承明、周祖山父子两代人无私奉献的价值接力——弘扬。
在传统医家理念里,祖传秘方从来不会轻易示人,甚至“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然而,早在上世纪70年代,周承明就无偿把“麝火疗法”奉献了出去。首创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后,他更是主动邀请湖北中医研究院共同开发。
很多人劝阻,他笑道:“如果不能帮助到更多人,是秘方又怎样?如果能够帮助到更多人,不再是秘方又如何?”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之小者,为友为邻。”到周祖山时代,更是明确把“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写入洪湖市中医医院的文化纲领,在弘扬雷公藤治疗类风湿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并迎来百花齐放。
对内,周祖山在麝火疗法、雷公藤系列制剂疗法的基础上,加以熏蒸、药浴与针灸疗法,升级、完善、优化成新“周氏综合疗法”,并广开师门,亲手传承,培养出一大批业务拔尖人才。2015年11月,周祖山工作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对外,周祖山不仅通过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行业平台,继续无偿把父亲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而且多次承办全国及全省风湿病学术会议,经常为同行医院送医问诊,主动搭交流平台,促学科发展。2016年10月,周祖山再次荣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优秀工作者”。
对患者,周祖山更是几十年如一日,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将医术和药方送到那些偏远的贫困患者手中。他“义诊”的足迹,也由此遍布祖国大江南北。2004年9月,周祖山母亲病危,可为了完成“义诊”,他仍然坚守在广东揭阳患者林海生家里,未能与母亲见上最后一面……
古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无私奉献的济世情怀,不但极大地弘扬了周氏父子雷公藤治疗类风湿的学术成果,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洪湖市中医医院的飞速发展。洪湖市中医医院由此崛起为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风湿病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专科,来自海内外的100余万患者在这里获得了健康。
全国先进工作者、奥运火炬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湖北省首届知名中医、湖北省首届优秀院长、湖北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周祖山更是荣誉等身,被誉为“新风湿药王”,成为名至实归的“行业领头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