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0 16: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51-1-第一节 干燥综合征与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是一种肾脏保存碳酸氢盐能力下降的疾病,临床特点为血液中碳酸氢盐浓度减低和代谢性酸中毒。其基本的病理改变为肾脏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减少和肾小管泌氢障碍,使血液和肾小管腔间的氢离子浓度梯度不能维持。 " ?2 H7 K, G1 \& L
; ~' I* K1 ]7 d9 V, w
临床上将肾小管酸中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I型RTA即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I型):远端肾小管的氢离子的浓度梯度不能建立,氢离子的排泌受限。n型RTA即近端肾小管酸中毒(pRTA, II型):以近端肾小管碳酸氢盐的丢失为主要特点。N型RTA即高钾性肾小管酸中毒:醛固酮缺乏或组织对醛固酮抵抗所致。以及介于 工型和n型之间的m型RTA,目前已不多用而称为混合型 RTA. dR-TA可能是不完全型,即不伴有全身性酸中毒。& ~, [" g9 \; w) O
/ F3 W6 z5 \0 B0 W( \
一、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因
& o- p6 I4 y) V1 G, ]
+ h. C' K* n! }' v 肾小管酸中毒可有多种病因,多数是继发于其他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极少部分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 RTA,也有少数为先天性RTA。由表中可以看出干燥综合征是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因之一,但是也有引起近端肾小管酸中毒的报道,如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对42例范可尼综合征的病因分析表明,其中有5例为干燥综合征。各种类型的RTA的主要病因如表51一1:
a2 c& c* g) @& \- y. c! x# z" ]/ k: i i
二、肾小管酸中毒的生理基础和病理表现
, z" Q- E0 @( _8 s4 T5 v0 y9 }% a3 Q2 T l
1.生理基础. d0 f6 E9 |7 `, i! B* u
4 \; Z# P: _8 o% e2 P& e+ l 一些与酸碱和电解质平衡有关的生理过程发生在肾脏的近端或远端小管,主要如下:①碳酸氢盐:80%一85%的碳酸氢盐在近曲小管内被吸收,其余的5%一10%在远曲小管和亨利拌中被吸收。近端小管中碳酸配酶对HC03的吸收至关重要。②按离子:近曲小管中当谷氨酸盐转化为阿法酮戊二酸盐时生成NH3,并分泌到管腔中。大约有70%在亨利拌的升支粗段被重吸收这一过程被称为髓质循环,即N玩弥散到髓质集合管中。但当N玩与氢离子在此处转换为NH4+后就不能从管腔中弥散进人而是被排出(如图51一1所示)。③氢离子:氢离子通过电压依赖性H十/ATPase分泌到集合管中,每分泌出一个氢离子,便有一个HCO3一通过基底膜的氯/碳酸氢盐交换通道转运至循环中。1 K$ a# }# E& I: V5 c$ s9 p
7 {, M- }/ U0 X! y0 a# h4 a) ~ 51-1.jpg (81.4 KB)
6 n9 ~: m+ v: d! Y
; Y5 Y9 ]4 O, y6 d- f5 O2007-8-27 16:012 T$ l U* o) X3 C; p- J4 K' w/ |8 t
: z9 r+ \, R- |* p3 v
51-1A.jpg (31.66 KB)
, n# `1 B5 e% c% f. p5 M
. P; C+ L/ P7 n# k8 k3 r2007-8-27 16:015 n, ?( H+ x0 O. G d; K) G2 _3 p2 d
: a; \& u- Z7 @6 n
( {4 Z/ J$ q! k0 D6 v" K* ^5 G
一个正常膳食的健康人,每天尿中应无碳酸氢盐的排泄,铰离子每日排出50 --- 60mmol(占最大排泄能力的 巧%左右)。可滴定酸排泄大约20 - 30 mmol/d(占最大排泄能力的40%左右)。 ( `2 i' c* _) P1 M* j. s& a$ @1 f1 H( Q+ h
# K: Z1 I; V* f, x0 n8 d
2.病理生理
6 G3 \) \/ U# `: M2 w2 g8 P! J
# F, p \% b3 D* L# R* c' t 干燥综合征时由于淋巴细胞的浸润和血管炎引起肾脏损害,病理上可见肾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退行性变并被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增生的纤维组织所取代。肾小管内有蛋白管型出现,肾小球大多有系膜性变或肾小球硬化。干燥综合征所导致的肾小管损害主要为远端肾小管,出现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几种类型肾小管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如下: , Y* _6 k+ P7 p1 @3 ?
' c y+ \' d2 q
(1)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工型).dR-TA的基本病变为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导致尿液的酸化异常和系统性酸中毒。多数酸中毒会合并低钾血症、肾脏钙化和尿路结石。由于氢排泌缺陷,集合管中NH3结合障碍,导致N氏排泌减少,但也可能由于髓质中NH3的再循环和浓聚缺陷。通常来讲HCO3一的重吸收是正常的。根据发生 dRTA的细胞病理机制可分为以下三类。①分泌型dRTA:此型为最常见的缺损,由于管腔膜不能生成和维持H十浓度梯度,但是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缺陷有管腔膜上的H+ -ATPase或H+ /K十AT-Pase。此外近期证实家族性 dRTA与管腔膜对侧HC03 - /CL一交换的基因突变有关。② 反流型:H+的分泌仍然存在,但是由于反流所以不能维持,典型的例子是两性霉素B中毒时的表现。③电压依赖性dRTA:由于集合管内主细胞的缺陷,管腔内不能形成负电压,从而使H+ (K+)分泌障碍,此型RTA具有W型RTA的许多特征,多数会伴有高钾血症。 # K# h7 [3 I2 L* [# I* O' L
- ?8 J! W6 E! }8 ?+ V* Y, Y; ]
(2)干燥综合征引起骨软化和其他骨骼损害的病理生理:请参见干燥综合征的骨骼损害章节。 2 N0 C2 e( y, s$ b5 f4 g
I# P3 r' D, q6 V% M% z. c
(3)近端RTA (pPRTA ):主要的异常为HCO3一重吸收障碍,可能为单纯缺陷(如Na十/H十反转运泵为转运系统功能异常)或更为常见伴有近端肾小管转换异常,需要与Na+共转运(如 Na + /K+ ATPase功能异常),所以pRTAHCO3一重吸收闭值由22mmo1 /L降至15mmo1/L,当HCO3一降至此阑值以下,HCO3一的排泄迅速下降,远端肾小管液又可能正常酸化,使尿pH>5.5,所以pRTA是一种自限性异常。
/ ~- j& [1 l' N1 |& L; c' A7 O' z/ F2 m: n4 _ T% l/ c8 R2 z
(4)N型RTA:典型的异常由于集合管中醛固酮缺乏和抵抗,H十和K十分泌失败,可能是缺少对H十ATPase的直接刺激,或由于远端Na重吸收减少电压缺陷,W型 RTA与电压依赖性dRTA相似。
5 Q, v9 Z- j" c5 M: e8 G; P. Z Z) K. a5 V1 @
三、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0 l2 e3 `) s4 l& q# G
- p4 @; n; ]7 t& r6 W* v 主要表现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以并发骨骼病变,如骨软化和拘楼病等。
" g, W J7 f9 t& ^* }6 O k2 l% e1 h- g
1.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8 Y0 ~3 ?, |; T: _. q; V
0 L5 [1 m5 o: ?3 l6 C. R" _
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20一40岁,主要表现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主要临床表现有低钾血症、尿崩症、高尿钙、肾结石和肾脏钙化及骨病等。
! K. V% v1 v$ E
/ x" Z& q6 B( N: [3 r5 r" ?2 S (1)慢性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肾小管不能酸化尿,可滴定酸排出减少。尿pH通常>5.5,即使是严重酸中毒或外源性酸(N氏Cl)负荷时也是如此。临床上在酸中毒早期代偿阶段可无症状,晚期则有典型表现如纳差、呕吐、深大呼吸及神智改变。由于H十排泌障碍在体内蓄积,消耗血浆中的HC03,血HCO:一降低甚至低于10mmol/L。使用碳酸氢盐碱化血液至HCO3一超过正常水平,HC03一排泄亦不增多。说明HCO3一的重吸收正常;由于持续丢钠而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肾小管重吸收NaCl增加,导致高血氯,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 )正常。
8 s. p# \) G# V
! F3 \7 E. Y: \- m+ R0 J' P (2)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是许多干燥综合征患者的首诊的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乏力、肢体麻木和发作性软瘫周期性麻痹等。由于远端肾单位氢泵与皮质集合管氢一钾泵(泌氢再吸收钾)功能减退而导致酸中毒与低血钾;低血钾又致多尿、细胞外液缩减而继发醛固酮增多进一步降低血钾。
5 n* Z; D' F8 X( }, Y
* z: D+ ~ R1 ^$ f w9 K (3)高尿钙、肾结石与肾钙化:酸中毒时骨骼中钙磷释放增加,尿钙的排出增加,所以会出现高尿钙症,而大量Ca自尿中排放,尿拘椽酸减少与尿偏碱,又极易使钙盐沉着导致肾脏钙化和形成肾结石。 9 C2 _! e5 t$ I0 t, _8 Y7 `1 C
$ |+ {! P+ D8 n n5 u
(4)拘楼病、骨软化症及其他骨骼病变:请参见干燥综合征的骨骼损害章节。
3 X) w6 x+ h& p) O5 @' \. ~' S/ @4 P8 c4 N
(5)肾功能:早期即有尿浓缩功能障碍,加以溶质利尿与失钾肾病,故有的病人可以多尿、烦渴多饮为早期症状,而常被误诊为尿崩症。但近年也有报道两者可以同时存在。晚期肾小球功能亦受损而出现尿毒症。
0 F( y, N' V: S7 S8 p, f# X6 q0 ~2 S( ]9 z
少数病人无全身酸中毒的表现,而只显示肾小管不能产生酸化的尿液。称为不完全型。其特征是血pH及HCO3一浓度正常,尿pH值增高,可滴定酸减少,但尿NH4十排量增高。病人常以肾结石、双肾硬化或低钾血症就诊,需要做氯化按负荷试验来帮助诊断,但是不完全型也可以进展为完全型。 8 p' m+ a& `) l! b O8 N
3 i9 w5 V( I1 v7 F 2.近端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 a% q: b+ T% V/ _" V( f
; a9 C! w2 S% p8 M3 R/ D
干燥综合征引起近端肾小管酸中毒者极为少见,有的病人可能合并有尿糖或尿氨基酸阳性,但是临床表现不明显。近端肾小管酸中毒除肾小管对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异常外,常合并低磷血症和尿糖及尿氨基酸阳性。患者的骨骼表现更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询楼病和骨软化症。生长迟缓是儿童患者的主要特点。
- q( c% V/ F, c' y: Q2 j# |( r3 y
3.IV型肾小管酸中毒
& o) ]6 P: u1 z7 e
/ R5 }2 g: @4 t ^8 e g& o/ h; O0 _' P 以高氯性酸中毒和持续性高钾血症为主要临床特点,酸中毒和尿液酸化的特点与pRTA相似,并有肾素、醛固酮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的表现。四、辅助实验室检查
3 N9 N3 C) g5 L, K$ _$ A/ U& f- V
1.基本检查 / ]8 t+ y Z8 H, H$ f! P( _0 j3 e
$ j! U+ [- O" M' r! z( I. x8 Y (1)尿pH:最好采用清晨随机新鲜尿标本。病人需空腹,采集尿液时将尿液在干净的塑料管中留满,拧紧上盖。pH测定需要使用电极测定。如果血液存在酸中毒而尿pH仍大于5.5,即可作出诊断。 # Y% T" ^9 E; W9 \0 R b) h% M
) G5 w- y, U7 G* o( U4 Y6 S D
(2)净酸排泄:净酸排泄(NAE)是指尿中可滴定酸和排出NH十的总量减去HCO3。可滴定酸可以将 24小时的尿液收集起来,用0. lmmol/L氢氧化钠将pH滴定至7.4。但是此种试验很少使用。 & ~5 |- V- R5 M
! {, |+ N- V' X/ m6 y! c
(3)尿阴离子间隙:尿液中总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是相等的。尿液中最容易测量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为Cl" ,Na十和K+。不易被测量的阴离子包括HCO3一、磷酸盐、硫酸盐和有机阴离子。难测量的阳离子主要为NH十;其他尚有(分干和me +。尿NH4+排泄用UAG表示,计算如下: UAG= [Na十」u+ [K十]u一[C1一]u [Na+ ]u表示尿钠的浓度,[K+lu表示尿钾的浓度,[C1- ]。表示尿氯的浓度。
, z9 w: e8 B# r( b8 R" L9 {* I3 j* b8 r5 U
NH4+排泄增加时,尿中C1一的排泄,而会增加,而使UAG负值增加。对于高氯性酸中毒的鉴别诊断,如果病人存在全身性酸中毒,UAG为负值时,说明氨化能力提高(在pR-TA)。如果UAG为正值说明远端肾小管尿液酸化能力异常(在远端或者IV型RTA)。但是当尿pH值超过6.5时,由于HCO3一成为尿中主要的阴离子,UAG对NH;十排泌的判断就不准确了。
% Q' N" T# y! j* f! T7 {. N( n2 L9 r' J6 Q
(4)尿渗透间隙:UAG是间接测量尿液中的NH4十排泄,主要是通过尿液中的CI一来估测,NH4+的排泄是以摩尔浓度的形式,NH4十生成增加势必使尿中的UOG升高,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5 h+ R. ?1 |, X" A. \; |" p
5 f/ z. m1 m5 Q. c3 ?6 T3 l1 ? UOG = [ Osm ]。一2 [ Na'」u一2[K十]u一[Urea]。一[Glu]
# [ I5 F1 H" z: p& g7 O; Q
3 _, U1 R7 ?# z$ U! y. @ [ Osm ]表示尿渗透压(mmol/kg) , [ Urea ] u表示尿液中尿素浓度(mmol/L), [ Glu ] u尿液葡萄糖浓度 (mmol/L )。如果 UOG超过100mmol/L,尿N氏+的排泄增加。 7 N8 m1 |) Z" ~/ J v) E6 N
: C2 ` W( M/ e
(5)尿拘椽酸浓度:拘椽酸是三价碳酸盐,尿中的拘椽酸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的部分。其主要的吸收部位为近端肾小管。在pRTA和W型RTA时尿拘椽酸的排泄正常。但是在dR-TA和不完全性dRTA时尿中拘椽酸的排泄降低。成年人尿拘椽酸排泄的正常范围为1.6--4 . 5mmoV24h,随机尿拘椽酸排泄的低限为100timol/mmolCro 3至15岁儿童的正常低值为75一177umol/mmolCr。
& T# N. w3 Q) I! G$ |: j+ v( U; R* N3 z+ C
(6)尿钙:部分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患者会出现高尿钙。可能是由于在代谢性酸中毒后骨吸收增加或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对怀疑肾小管酸中毒的患者测量24小时尿钙和尿钙/肌配比率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高尿钙是肾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 @# y! |* p0 Y# [
# T% M( h, Z! C9 t
(7)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测定:W型RTA,通过测定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有助于判断醛固酮缺乏还是抵抗。
% s& k- E8 p( S4 m
$ Q$ O( Y+ f8 |8 J9 W. \) a 2.动态试验 ! B. b0 {+ @8 Y* p0 E- [
# Z/ m2 b* j+ k (1)氯化按负荷试验:酸中毒时肾小管泌氢增加,尿pH下降。通常血pH在7.35以下时,尿pH应低于5.5. N氏C1试验通过酸性药物,使机体发生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来测定肾小管排氢制氨与HCO3“的再吸收功能。对于已有明显酸中度者不宜使用。常用的方法有一次法和三日法。①一次法:口服氯化按0.lg/kg体重,用药后6小时内每小时收集尿标本测pH,用药后尿pH不能降至5.5以下为阳性;②三日法:每日口服氯化按0.lg/kg体重,第三天取血查pH和HCO3一,并留取尿标本测定尿pH,如果血液已经酸化,而尿pH仍高于5.5为试验阳性,支持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泌氢障碍。
; d- u- a$ D# X4 F! L+ G7 ^1 m5 U; R4 A9 w4 |7 X
注意氯化钱对胃肠刺激大,需要装人胶囊内口服。对于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的患者服用氯化按后有诱发肝昏迷的危险,可以采用氯化钙(1 mmol/kg体重)替代。 + h9 Z( e6 G8 c1 T$ p0 h% M
3 e- v5 e( G4 M& P; u: W1 z* i+ c (2)碳酸氢盐负荷试验:正常人以NaHCO3来碱化尿液,其尿PCO2比动脉血常高出4kPa(30mmHg)。此乃由于远端肾小管无刷状缘及其中的碳酸fff酶,故不能使管腔中的H2 COs迅速脱水而形成C02,逸人细胞内。当管腔液进人肾盂输尿管以下尿路后,H2 CO3分解形成C02,不能再被吸收,于是尿中PCO2升高。如肾小管氢泵分泌降低或衰竭,玩C03生成减少,或肾小管有结构异常,致H2CO3反流人细胞内增加时,尿PCO2降低。测定方法是静脉注射1 mmol /L的NaHCO3, 3ml/min。每15一30分钟直立位排尿一次,测定尿pH及PCO2,当连续3次尿pH>7.8时,于两次排尿中间取血测PCO2。正常人尿PCO2比血PC02 (U-BP-C02)应>2.67kPa(20 mmHg),dRTA时U-BPCO2 < 2.67kPa(20 mmHg),pRTA时U-BP-C02 > 2.67kPa(20 mmHg)。
& `* `* g8 b2 Z7 s' F
' s; c. a& H7 v0 |1 d* M (3)碳酸氢盐重吸收试验:通过测定血液和尿液中的 HCO3一和 GFR,计算肾小管对HCO3一的再吸收和排泄量,来确定HCO3一的肾阂和再吸收率,诊断是否存在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可采用口服碳酸氢钠由20mmol/(kg " d) ,每天逐渐加量,直到酸中毒纠正,测定血液和尿中的HC03一和肌醉,按以下公式计算HC03的排出率。
* E( W2 i/ W6 f+ R. J5 W, w: U) D
滤液中HCO3排出分数(Fe HCO3一%)二尿每分钟排出HCO3一/(血浆HCO3一XGFR),正常人此值为0, pRTA时>15 %, dRTA时<5%。
& i2 N0 _8 \: e5 P8 ^
$ G/ H [2 o" p0 S- V e (4)硫酸钠试验:硫酸钠输注体内会使远端肾小管中的5042一增加,使管腔中跨内皮的负电荷梯度增加,有利于H十和K+分泌。于试验前三天限制病人的Na+摄人(小于20mmol/d),试验前12小时口服氟美松lmg,试验时采用4%的硫酸钠溶液500ml至 1000m1在45一60分钟内静脉滴注,在输注硫酸钠后的4小时内每小时收集尿液测定尿pH,正常人尿pH应降低至5.5以下,H+排泌障碍者尿pH仍大于5.5。 4 b( {5 g, {% o; }& G5 A
, @! N( X* G/ J) N9 Z- Y (5)速尿试验:其原理与硫酸钠试验相似,但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常于试验前限制钠的摄人,如果不能保证,则于试验前一天22:00口服氟美松lmg,过夜禁食,测定基础状态的血Na十、K十和HCO3,并收集尿液测定尿pH.如果尿pH小于5.5,则无须进一步试验。试验方法为口服速尿40mg,用药后的5小时内每30分钟留尿一次,测定尿pH,试验结束时抽血测定Na+,K+和HCO:一,正常人尿pH应低于5.5。泌氢障碍者尿pH不能降至5.5以下。
8 |' M# g% J2 |! Y9 _/ }! Y+ O( K6 ^0 k: O, x1 _7 u Z3 O8 ~! w7 \
五、各型肾小管酸中毒的特点及鉴别诊断
' Q! k( w. G1 j# z+ r1 [2 m K u- d6 u# I; K5 O5 F
各型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和生化鉴别要点如下表51一2。6 ?' g+ {1 m" W( Q- X" ^ U" y
O6 }- K0 y, G$ T9 q3 f3 G 51-2.jpg (56.83 KB)
( X, Y' ^% T' ]" }( m5 o, ]$ W3 W* D& e8 s/ a6 j
2007-8-27 16:01
- g9 n5 `" J( t/ w% V
; ?7 z* `9 l1 ~7 K, r" \3 V9 S- F7 Q4 K: z/ |
六、肾小管酸中毒的治疗
8 Y |" d# g; h" f4 u
3 j, {# }/ q; y( r' T 对于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及骨骼损害时,在处理干燥综合征的同时需积极纠正由于酸中毒所带来的生化异常,防治病情进展,减少肾脏和骨骼的损害,保证儿童患者的正常生长。
/ \4 m/ N" ?& }: L7 O& B, a6 k2 ]' g. D( _
1.远端RTA的处理 " |' P t, N6 A: v/ t' g
# P! h3 p$ A2 C7 r9 c0 o
需要给机体提供足够的HCO3一对抗过多的H十,纠正酸中毒。可予以NaHC03 1. 0 --1. 5 mmol/(kg - d ),或者Shohl合剂(构椽酸1408加构椽酸钠98g或拘椽酸钾98g,加水至1000m1,每日50至l00ml分次口服)。构椽酸在体内经氧化代谢为C02排出,不会加重酸中毒,此外使胃肠道的酸度降低,减少钙吸收,尿中排出的拘椽酸盐可溶性大,可以减少肾结石和肾脏钙化的危险性。在肾功能不全时由于尿中拘椽酸排除减少,纠正酸中毒宜使用碳酸氢钠。
5 J. s" q9 `" M, Y3 ~$ @5 _
' k& c1 b( [/ G8 s& C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通常会合并低钾血症,在纠正酸中毒时需要注意低钾的危险。但是为了防止高氯血症,一般主张使用拘椽酸钾或者将纠正酸中毒拘椽酸合剂中的构椽酸钠改为拘椽酸钾。
3 ?% s2 h; \$ J6 i" K$ L$ B7 o0 n2 o; m8 ?6 t5 g
2.骨病的处理
% F7 a; a3 [ p% q. n7 t6 j" i; _- ^7 w% { W
dRTA由于酸中毒时,骨骼的溶解增加,骨骼矿化障碍,常合并骨软化症,尿液检查可能合并高尿钙症,即尿钙超过4mg/(kg - d)。随着口服碱性药物碳酸氢钠和Shohl溶液,酸中毒纠正后,骨骼的损害骨软化可能缓解。如果病程长,’肾功能损害严重,需要注意患者可能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1,25双经维生素D生成不足,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如使用 la经维生素D或1,25双轻维生素D3。用药后需要严密监测尿钙,避免肾结石和肾脏钙化加重。 / E) m- h y/ G
8 |/ g6 R& o. W2 n 3. PRTA的处理 7 C1 \4 c5 y- {
: g. K2 r% ?4 {1 }0 Q0 B" \
肾小管的损害更为广泛,可能合并低磷血症及维生素D活化障碍,并发询楼病和骨软化症,治疗中需要注意补充中性磷和维生素D制剂,保证骨骼正常矿化和儿童正常生长。
9 C% l' R b3 K% A8 i
- c% t! i: e7 c7 k! @! ] r 4.肾脏钙化和肾结石的处理
7 ]9 D8 I- U3 n5 m" O; c$ Z: C) s% ~6 g! X: X. s5 s. d, P# G6 q- x5 c
随着酸中毒的纠正,尿液排出减少,尿液pH减低,肾结石的形成会减少,但是肾脏钙化通常是非可逆性病变,难以恢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