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类风湿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感谢那些曾经为论坛捐助的康友教你如何正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线电子病历,记录生活每一天爱康之家会员公约,康友必读!
清除来氟米特用消胆安考来烯胺免费参与生物制剂临床治疗项目权威书籍《中华风湿病学》电子版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常见问题
查看: 104|回复: 2

[老年50-999] 电子病历,寻求帮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1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风趣爱康(www.iKang.org)是类风湿公益论坛,网友言论只代表本人观点,请大家文明发言!
我妈妈今年52岁,患类风湿3年,主要是两个手腕肿痛和两只脚肿痛,病例如下,
20079月,嗓子痛发炎,打青霉素、双黄连针,后来两个脚底疼,以为是劳累导致的,没管。
200711月,突然有一天右手背肿大,疼,开始看病,刚开始没查出是什么问题,医生就开了一些止痛片,吃强的松和消炎药十几天,效果不明显,后来在手腕打了封闭针,刚打完能好点,半个月后就又开始肿痛。
200712月,两只脚肿痛,化验血沉是49,化验类风湿因子是阴性,抗o也正常。医生说是类风湿,就开始吃下面这些药: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一天两次,一次2片)、雷公藤、美洛昔康(一天一片)、甲胺蝶呤(周一到周六一天一片),一直吃了七个月。医生说这些药要至少半年才有效,但七个月之后依然没有明显好转,只是有肿痛稍微减轻。
20087月,又换了个地方看,化验类风湿因子还是阴性,血沉45) P, t0 f' b7 c: {9 I- C& a
开始吃下面这些药:
雷公藤、甲胺蝶呤(一周一次,一次5片)、来氟米特(一周一次,一次5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从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到一天三次,一天三片渐增),吃了四个月,没有一点效果,脚肿的很厉害。
200812月,又换了个地方看,血沉55,开始吃下面这些药:
四妙丸、甲胺蝶呤、来氟米特、强的松(一天一次、一次三片,渐减)、叶酸、雷公藤,吃了快一年,效果还是不明显,依然手脚肿痛。在这之间还蜂疗了一个半月,没有效果(继续服药)。
200911月,换了药,如下:
甲胺蝶呤、来氟米特(爱若华)、扶他林、硫酸羟氯喹片、强的松,这些药吃的时候疼痛减轻一些,但是手脚一直都是肿的,一直吃到20116月。这之间还用过几个月的外用的仲景圣方膜,抹在手腕上等,这个药也是能稍微减轻疼痛,但是不明显。11年春天出现失眠,晚上睡觉多汗,吃了些中药调理(类风湿药没有停),失眠和多汗的症状消失。
20116月,因为胃不好,拉肚子,把类风湿的药停了一个月,吃中药调理。
20117月,中旬,脚肿痛的厉害,血沉升到65,持续输液一周,脚肿减轻。在输液的第三天,皮肤出现痒的症状,特别痒,挠了之后出现像痱子一样的疙瘩,痒的地方主要在手臂,小腿前,脖子,而且每天都会扩大,医生说是皮肤过敏,开了一些抗过敏的药,吃了一周不管用。
20118月,后来换了个地方看,医生说是日光性皮炎,开了一些药,吃的和抹的,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基本不痒了。
20118月,皮肤不痒后,又去西京医院看类风湿的病,此时手脚还是肿痛。医生又让吃以下药:
醋氯酚酸片、白芍总苷胶囊、来氟米特(爱若华)、甲胺蝶呤、叶酸、转移因子胶囊、虎力散胶囊、硫酸羟氯喹片、钙片、阿法骨化醇胶囊。& X3 ?" A& P# C3 N8 X$ E, H5 F
感觉这些药还是没有明显作用。而且钙片吃了之后特别上火,嗓子痛。
" p7 A* N" o" u& _, ~* d
每次换地方看病,医生几乎都会说,你该吃的药几乎都吃了,但是仍然没有把病情控制住,这次医生建议用“生物制剂”,但是仍不确定“生物制剂”是否有效,而且这个药又特别贵。三年多了,从没间断过治疗,什么药酒、蜂疗、偏方也都试过,可就是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要能把病情控制住,不疼不肿就行,看到老人越来越老,每天吃那么多药,还是那么痛苦,真的是很心疼,很希望康复的病友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和帮助,帮助我的妈妈减轻痛苦。
发表于 2011-8-22 15: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查:  1、血沉:血沉正常值: 男性0-15mm/h,女性 0-20mm/h 血沉高于正常,如果没有感染,说明类风湿处于活动进展期,如果是用药一段时间,药物有效的话血沉会逐渐下降,直到病情稳定恢复正常。     2、C反应蛋白:和血沉类似,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类风湿发病时会增高,缓解后会减轻  3、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阳性有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类风湿因子升高说明病情有发展的趋势。  4、CCP抗体:即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诊断价值  5、 血常规:类风湿部分会出现贫血、合并Felty综合征的还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表现。  6、 免疫球蛋白:有利于判断病情活动还是稳定  7、 关节X线片或CT检查:可以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了解关节受损的程度,判断预后。     通过专家的介绍,我想大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化验哪些项目也有所掌握了,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如果有哪些症状不适,还需要做相关检查,常规来说心电图、胸片也是必要做的。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有病早治,避免类风湿性关节炎给您带来危害。有问题可以在线咨询专家  . P# B) F; v1 P6 ?/ `3 e
风湿病化验
, n1 w% G/ [# U/ p
0 z; ]7 m1 k2 O# H: B$ q1.抗核小体抗体(AnuA) 3 m( t8 B* V+ [; o# G  v3 I: s

2 s. i5 f8 |- P核小体是细胞染色质中的一种成分,它是由DNA和组蛋白以特殊的方式相连而组成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导和致病中有重要作用。
4 f- A4 Y+ M  S  Y1 J  [* L+ H3 _2 N2 ?% V, H0 P

# ?9 Z& u+ {5 M  e% I: S. p$ \临床意义:抗核小体抗体比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更早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并且特异性较高。阳性率为50-90%,特异性>98%。 ) I7 d% y  v8 W

! p$ \1 t$ ?% p2.RA33抗体
' L2 Z4 p# Q+ R* r5 C" X抗RA33抗体与其他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等抗体均无交叉反应,为多克隆抗体,以IgG型为主。
: ^2 @; S% K* `
+ W/ A* O$ S; \7 N8 R' v+ y  临床意义:RA33抗体在不典型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出现,阳性率为27-45%,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性关节炎均不出现此抗体。因而认为抗RA33抗体是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 m# e* `/ j! K; a# R

5 ]) s9 ^! U# W  d2 `4 e" H3.抗双链DNA抗体 4 T, L+ R& L- p2 q

$ S3 A6 z: F: J脱氧核糖核酸分为双链DNA(dsDNA)和单链DNA(ssDNA)两种,抗双链DNA抗体是针对其中双链DNA的一种自身抗体。
" @' D0 u9 H: K3 \: Q1 i
5 p( P' E  V5 X8 L" Y7 c# E  `  临床意义:抗双链DNA抗体可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抗单链DNA抗体后者则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
4 a- H& ~( `4 g  e! B6 Y) K# C: o1 L. M( ?8 o& v
4.抗着丝点抗体(ACA)
4 ?: X; I' z3 n# ~* u5 x9 T
! ], `1 a# a3 Z# |临床意义:可见于50-96%的局限性硬皮病的患者。在CREST综合症可达98%,而且,一般认为该抗体是CREST综合症的标记抗体。在弥漫性硬皮病患者中,抗着丝点抗体的阳性率仅为10%。该抗体可较早出现于患者血清中,仅有雷诺氏现象者也可阳性。临床研究发现,抗着丝点抗体与血管炎、肺受累有关,不随病情变化而波动,而且多提示预后相对较好。 ( d6 ?/ h; U4 x9 ]
3 X$ u$ g- u' q6 t3 s
5.冷球蛋白 4 L3 d9 z4 x0 E0 }2 q
7 ]" \. [& \/ l, y6 O7 e
冷球蛋白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种蛋白,具有遇冷沉淀、遇热又溶解的特性。分为三型。
6 I: L, s4 q) s5 ]: [; r
6 H% e- F1 ]  R$ c% q0 q; @  临床意义:主要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有关。
/ q0 r/ g, A% O: C( X% @* i. I
- J7 ?8 ^" @0 \, v6.抗角蛋白抗体(AKA)
2 E) @& o* i8 X) y9 e. I. e7 ]$ H# R& Z4 n; l) ]4 b
临床意义:抗角蛋白抗体(AKA)角质层型抗体与RF、抗RA33/RA36抗体无关。因此,该抗体的检测可对RF阴性或抗RA33/RA36抗体阴性的RA患者提供诊断指标。抗角蛋白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在RA早期甚至临床表现出现前即可出现。因此,AKA对RA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很有意义。
# |( d% `$ w0 a3 }  W9 U4 W% z" u) t3 I- g1 t! n$ r
7.抗组蛋白抗体(AHA) 8 D* G* T$ O6 l$ w

( Q! Q, [- |- D组蛋白是细胞核内的一种碱性核蛋白,抗组蛋白抗体即是以组蛋白为靶抗原的一种自身,是抗核抗体的一种。' f" ~) ~1 V* X9 T
& W9 v: I. i6 G2 i
  临床意义:主要与药物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 x$ \7 |! V  P# g' c/ h- D
' c& v, F1 N+ g/ J8.抗磷脂抗体(ACL)   b9 n, U* b7 e4 L# _

5 c% t) H; m% x" H6 g1 p1 e+ [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物质和抗心磷脂抗体。它可作为抗磷脂综合症中的重要自身抗体,其中抗心磷脂抗体(ACA)最为常见。可分为IgG、IgA、IgM三类。( n1 a5 A8 N, W
: L, B  t( V" p% j% H( E
  临床意义:
4 p0 z8 d" t2 E2 Y
" T4 h" h5 `5 c# h' n  1.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提示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56%。4 o8 k( D* `# D$ q6 D) Q
# o. P  [/ d6 n+ O
  2.抗心磷脂抗体与SLE密切相关。双型或三型阳性SLE病人均会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等症状。+ x+ [; `& a2 C1 F
' G" S4 O0 c9 O" o
  3.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 : X, J8 G+ F# Z. p9 p1 {+ g
" d5 @: h% m8 a" W! L) w7 R
9.a-胞衬蛋白抗体 6 ]: x+ `) ^; M  ]
1 n! E; w8 ^  U3 ~: r# v
a-胞衬蛋白是从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唇腺中提取的一种唾液腺特异性自身抗原。该抗原是泡衬蛋白的裂解产物。
* S9 {. Q2 O9 B
: n2 E  Z: h2 c5 F# `  临床意义:a-胞衬蛋白抗体可能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有意义,并且可能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 \; \* \5 C) y" c0 k: I( J7 S8 _) Q6 ]; d
10.环状胍氨酸多肽抗体(CCP)
1 g- d3 _  v7 Y& k1 F* ]/ Z4 V1 D8 j/ K+ c+ g
CCP抗体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以IgG型为主的抗体。
$ S- \3 ]  ~( K- S! T- y0 b5 c
( w* N) @2 B5 r0 z$ o3 r  |  临床意义:CCP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高度特异性的抗体,阳性率为51%,特异性>96%,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中可出现。 & v6 Z; }) q% F& A

4 o- N2 _2 b% \) \11.抗核周因子(APF)
5 N0 d* {* K  I1 i
: ^& E3 F  v/ `: Y5 R抗核周因子的靶抗原存在于颊粘膜上皮细胞核周胞浆内,是上皮细胞的中等纤维结合蛋白或其前体,它是一种不溶性蛋白质。抗核周因子主要为IgG,也含有IgM及IgA成分。9 D) A& x2 ^& B4 V, P! H# N1 H
* C9 T! B5 \5 a1 w# g6 Z6 S
  临床意义:抗核周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相关性,不仅阳性率高,特异性也好。抗核周因子可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甚至在发病之前。在早期RF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可有53.3% 的病人抗核周因子呈阳性。抗核周因子阳性、RF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往往预后较差,这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也有助于判断预后。同时抗核周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性指标也呈正相关。 2 m+ `  ^, i8 T5 x7 s9 G4 n1 C

/ |; ]* C, {; c; n12.HLA-DR抗原
# |# X8 [/ b2 d0 G6 t7 O5 m
/ X+ p7 G* G$ xHLA-DR抗原: HLA-DR抗原主要存在于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HLA-DR分子为二聚体结构,由非多态性的DRα链和多态性的DRβ链组成。DRα和DRβ链的可变区可识别并结合抗原或自身抗原,刺激T细胞活化,进而诱发自身免疫反应。HLA-DR4/DR1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演变有关。( A0 a) z+ C9 o* Q: I, s- Q1 Q$ |+ O
1 n, V* u3 b$ o# g
  临床意义:研究发现,有48-90%的RA患者携带DR4或DR1基因单倍型。病情轻、关节外病变少的RA患者一般为表达单倍型者,而DR4/DR1纯合子,尤其是DRB10401纯合子患者多并发关节外病变,病情进展快。
) c! P( s4 I: u0 M8 b$ D/ r; [! ~4 ~5 h! M. Y2 h! o# N" j$ u
13.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
6 a; u; }& Q: o2 ~1 G3 d/ `! o3 e) s7 k- |: b: F, _
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抗PCNA抗体)其抗原成分是DNA聚合酶的辅助蛋白,它可能在控制细胞周期中起关键作用。( v) Y# p; o0 Q0 ]3 k3 l1 A
& I: V/ v5 y! O: W$ ], t
  临床意义:抗PCNA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抗体。另据报道,该抗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
8 P& G* U4 e+ U# Q
! {" E0 U5 t2 q9 l" ?/ W" J# u14.抗DNP抗体
7 W) D, e2 i" I7 R- _( x
* ]% Y$ D% A2 o9 R* a" k抗DNP抗体系针对脱氧核糖核蛋白的自身抗体,即狼疮因子。是经典的狼疮细胞形成试验必不可少的四因素之一。* W3 x2 M* u1 @$ j- X
0 d* H$ m- S2 J& i2 F6 O
  临床意义: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阳性率可达80%—90%、非活动期阳性率为20%左右。其他结缔组织阳性率低,且部分出现该抗体阳性的病人可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非结缔组织病(如肝炎等)偶见阳性。 6 K5 K. C8 R+ d) X; g' v
$ N6 e' G* f. R" ^: ~% ?
15.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 v. F# `9 O9 C  R. L/ @

% p8 O9 u8 t3 k2 NANCA的相应抗原为丝氨酸蛋白E3、MPO和一些少见的抗原如弹性蛋白酶等。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 I, U1 G) j  I
( K9 P/ |. _- p; C
  临床意义:, }0 z. l% D7 u  M0 M8 e7 _
9 N7 G/ }* L! o8 o) k8 B
  1.ANCA可出现两种核型:①胞浆型(c-ANCA):主要与韦格氏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可在Churg-Strass综合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 G3 v9 t" J# T( J
0 R6 K: Z. n9 h8 P) O; A( `6 J
  2.ANCA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有研究表明,c-ANCA在血管炎复发前2-5周可升高4倍。所以,c-ANCA可作为预测病情复发的指标。c-ANCA滴度可鉴别复发与其它原因(如感染)造成的病情恶化。
6 U6 H, N: g6 x) B
1 f0 H& p" c' n' u  Q8 ^16.抗核抗体(ANA)
/ Y+ @6 g" Q+ _& e7 B2 d7 X# F1 e9 e1 R7 K. w# E0 Y- a
抗核抗体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组抗多种细胞核成份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4 s/ w. T1 x& ]7 P9 ~% _0 i" O& P7 C4 ^6 m$ Q! U5 ^
  临床意义:ANA可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药物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 V: Z/ O1 R2 q! ^( K/ I- N9 d/ [9 f2 j/ S# J
17.类风湿因子(RF)   @  V) X$ R' _4 O8 P
! {, g$ j% c" n& M* y- e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某些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RF可分为IgM、IgG、IgA、IgE四型。
8 V; R; z+ ^$ U
1 f% z% h+ E2 n0 P5 C  临床意义:: }. }5 C( Z0 ~% t2 l4 U4 S. b* F
4 g% ?: f2 r6 Q5 U. F
  1.RF对RA的诊断很意义,阳性率为60-80%。从早期RA患者的X线片分析,IgM RF持续阳性的病人更易发生骨侵蚀。
) ^4 j# S" u+ F  q3 q( r
3 ?6 y' a* ]$ c) a+ O  2.高水平IgM RF阳性的病人预后差。IgM RF滴度与RA疾病活动性的体征,如关节疼痛数和关节肿胀数相关。IgM RF滴度高低是评价RA疾病活动性可靠、敏感的指标。: B( Q; }8 j' F5 ^
7 @4 N% P, e1 ?
另:症状:晨僵超过1小时,对称性关节疼痛,小过节疼痛,手指关节间隙变窄等。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只是血沉高,可能是其他病引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2 15: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查:  1、血沉:血沉正常值: 男性0-15mm/h,女性 0-20mm/h 血沉高于正常,如果没有感染,说明类风湿处于活动进展期,如果是用药一段时间,药物有效的话血沉会逐渐下降,直到病情稳定恢复正常。     2、C反应蛋白:和血沉类似,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类风湿发病时会增高,缓解后会减轻  3、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阳性有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类风湿因子升高说明病情有发展的趋势。  4、CCP抗体:即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诊断价值  5、 血常规:类风湿部分会出现贫血、合并Felty综合征的还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表现。  6、 免疫球蛋白:有利于判断病情活动还是稳定  7、 关节X线片或CT检查:可以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了解关节受损的程度,判断预后。     通过专家的介绍,我想大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化验哪些项目也有所掌握了,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如果有哪些症状不适,还需要做相关检查,常规来说心电图、胸片也是必要做的。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有病早治,避免类风湿性关节炎给您带来危害。有问题可以在线咨询专家  7 u- f0 T$ Y) C# k+ l6 {0 c
风湿病化验 7 l. ]& X! R* A" m- o

# H, m2 I4 \  h/ d. Q1.抗核小体抗体(AnuA)
( g9 O+ ~. Y. W/ b5 M8 W
7 B4 Z8 ]; Z5 }. C( H0 e核小体是细胞染色质中的一种成分,它是由DNA和组蛋白以特殊的方式相连而组成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导和致病中有重要作用。 4 y  k1 ?9 C& W: p
' |% O# q- \0 U4 V
6 O/ g3 N+ ^5 I  i
临床意义:抗核小体抗体比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更早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并且特异性较高。阳性率为50-90%,特异性>98%。 " t1 I# `5 U! }; \5 L

0 ?7 b2 H) F( i# k- M2.RA33抗体
& y1 ?0 X. H; Y+ ~5 P" V9 U+ o" J/ _抗RA33抗体与其他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等抗体均无交叉反应,为多克隆抗体,以IgG型为主。
+ o, H" g8 O% @! _7 v3 c( G: r. {) Y' [' B
  临床意义:RA33抗体在不典型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出现,阳性率为27-45%,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性关节炎均不出现此抗体。因而认为抗RA33抗体是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3 v; R! \- c1 m" k. ]
! O5 i* M& I- ^+ u$ n# Z1 X& @0 P6 h
3.抗双链DNA抗体
4 l: e; o! p$ i' `3 y
; y. I" S. b) ?- R) n4 R' I9 _脱氧核糖核酸分为双链DNA(dsDNA)和单链DNA(ssDNA)两种,抗双链DNA抗体是针对其中双链DNA的一种自身抗体。& A4 c! N0 ~1 m) I
* Y& ^. \  M* K, \, G! c5 x6 [
  临床意义:抗双链DNA抗体可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抗单链DNA抗体后者则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 . T& p: S( u/ h

, h$ t$ O, j& }$ M& ?) s* i4.抗着丝点抗体(ACA) : M: a, D+ K! G7 r

$ p9 h* X- ]0 l3 p- v# y临床意义:可见于50-96%的局限性硬皮病的患者。在CREST综合症可达98%,而且,一般认为该抗体是CREST综合症的标记抗体。在弥漫性硬皮病患者中,抗着丝点抗体的阳性率仅为10%。该抗体可较早出现于患者血清中,仅有雷诺氏现象者也可阳性。临床研究发现,抗着丝点抗体与血管炎、肺受累有关,不随病情变化而波动,而且多提示预后相对较好。 * X. m! a' M  [1 N; o4 q
( G6 N: c2 x. t' _2 o! T0 m, C
5.冷球蛋白 ! V( L5 }9 i* Z/ a

3 U: \3 S2 h; ^/ _冷球蛋白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种蛋白,具有遇冷沉淀、遇热又溶解的特性。分为三型。
( y, j- x4 |, t& C4 R9 l% O) [; g! W. \( t1 p
  临床意义:主要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有关。
- _( m! B5 E7 |$ @6 ?" [, X  L: B& [3 s" Y+ F$ d
6.抗角蛋白抗体(AKA) 1 _8 }: ?8 z2 r6 L
/ W" S8 K% c, d& Y. ^0 [" G7 x
临床意义:抗角蛋白抗体(AKA)角质层型抗体与RF、抗RA33/RA36抗体无关。因此,该抗体的检测可对RF阴性或抗RA33/RA36抗体阴性的RA患者提供诊断指标。抗角蛋白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在RA早期甚至临床表现出现前即可出现。因此,AKA对RA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很有意义。
: q; B0 e( {7 o& X3 I
8 ~, {+ j. N& A! Q0 t* D3 b* n7.抗组蛋白抗体(AHA)
4 b% j! x: n6 q" z: E( `
# I& z4 |4 ^) ]( |7 k组蛋白是细胞核内的一种碱性核蛋白,抗组蛋白抗体即是以组蛋白为靶抗原的一种自身,是抗核抗体的一种。4 o" I$ b% I; U
. E. E1 Z. @) |2 n
  临床意义:主要与药物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 p, J% ~5 S' o2 T4 _
) w4 `8 k/ j& V8 H# \; C5 {  O9 s
8.抗磷脂抗体(ACL)
8 D- p  U. o& V- Z/ {/ Q, I. u7 D& a8 c7 t) U
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物质和抗心磷脂抗体。它可作为抗磷脂综合症中的重要自身抗体,其中抗心磷脂抗体(ACA)最为常见。可分为IgG、IgA、IgM三类。! n' _3 X- Y& _* `; G+ x5 o
/ R! K, @( p* t7 K
  临床意义:
* R2 p& F% f" R# b2 Y
* V# q5 t. ^! l1 I$ R; @1 W" ?  1.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提示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56%。3 d" I* l* L) f; Y8 Y, T2 K
: ^3 Z* F8 g) z6 J
  2.抗心磷脂抗体与SLE密切相关。双型或三型阳性SLE病人均会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等症状。# w  `9 p3 F  }5 K3 X
6 M) G3 Z9 K* Z3 u$ F
  3.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 % g# N; X. ?" G/ H5 V
/ l  @3 ^2 y8 o) O, t/ d
9.a-胞衬蛋白抗体   ~2 f; E) n$ s5 {
! G: {1 C/ e/ ]6 {- T* v& z
a-胞衬蛋白是从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唇腺中提取的一种唾液腺特异性自身抗原。该抗原是泡衬蛋白的裂解产物。9 V/ J/ }0 u' {9 Q1 m1 Z* T3 F

& U* Y# V0 ^& _* H/ i7 O% _+ w  临床意义:a-胞衬蛋白抗体可能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有意义,并且可能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 s# ?# ^0 b1 s$ g1 p; [+ Z

1 [+ L/ g# \  W/ V- }0 S5 J10.环状胍氨酸多肽抗体(CCP)
- h7 a- J1 \" Q( e: z# Z" O7 n7 m4 N6 ?/ q
CCP抗体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以IgG型为主的抗体。
7 b- W! D# z, v* r) b8 i1 c3 ?) p
* w( n! e" q+ y. u4 J  临床意义:CCP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高度特异性的抗体,阳性率为51%,特异性>96%,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中可出现。
( q( |- q- h' X- F4 v/ Q! ^+ [
11.抗核周因子(APF)
5 b: E1 R8 D& X9 ?2 s# V1 i0 h# b. J6 v; [4 @! j. R
抗核周因子的靶抗原存在于颊粘膜上皮细胞核周胞浆内,是上皮细胞的中等纤维结合蛋白或其前体,它是一种不溶性蛋白质。抗核周因子主要为IgG,也含有IgM及IgA成分。
1 \- D1 Z" p0 U3 l9 o$ F+ {$ H9 l) x3 Q1 H2 r1 G9 z# b
  临床意义:抗核周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相关性,不仅阳性率高,特异性也好。抗核周因子可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甚至在发病之前。在早期RF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可有53.3% 的病人抗核周因子呈阳性。抗核周因子阳性、RF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往往预后较差,这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也有助于判断预后。同时抗核周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性指标也呈正相关。
4 u" q3 `5 i7 a4 t
  c) f! F' K, }! t: ]; S# J& n12.HLA-DR抗原
1 t- z; W" I! x6 |4 _6 G3 p# x7 v$ y: K3 i) B
HLA-DR抗原: HLA-DR抗原主要存在于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HLA-DR分子为二聚体结构,由非多态性的DRα链和多态性的DRβ链组成。DRα和DRβ链的可变区可识别并结合抗原或自身抗原,刺激T细胞活化,进而诱发自身免疫反应。HLA-DR4/DR1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演变有关。
8 h" U( C$ [# ?; }* t; S$ f. N0 z6 N' i4 e
  临床意义:研究发现,有48-90%的RA患者携带DR4或DR1基因单倍型。病情轻、关节外病变少的RA患者一般为表达单倍型者,而DR4/DR1纯合子,尤其是DRB10401纯合子患者多并发关节外病变,病情进展快。 0 |+ H! d% Q6 X* `+ A
3 a! F, e; G# S# b' Q5 ?
13.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 0 V# U% O0 i' B6 A  D7 X- z
0 `: u7 X8 B0 I4 Z! v- L1 x8 z
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抗PCNA抗体)其抗原成分是DNA聚合酶的辅助蛋白,它可能在控制细胞周期中起关键作用。
% c/ P/ z& T! W: k! D7 G* ^* s
5 I9 a% h% z0 ^4 S+ ?( B  临床意义:抗PCNA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抗体。另据报道,该抗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
* H8 @% E% @1 B! M$ u9 _
1 s4 p2 q7 ^& z  k$ U14.抗DNP抗体
( o, N8 }: B: F: g+ e+ C8 a) P
, T# Z7 B3 R" [, L. V抗DNP抗体系针对脱氧核糖核蛋白的自身抗体,即狼疮因子。是经典的狼疮细胞形成试验必不可少的四因素之一。6 z: Y$ Q' C7 N0 `3 Q2 `

5 d! W! f, R- s+ j9 A) F  临床意义: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阳性率可达80%—90%、非活动期阳性率为20%左右。其他结缔组织阳性率低,且部分出现该抗体阳性的病人可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非结缔组织病(如肝炎等)偶见阳性。 & ?0 M5 l' Z: l

9 H' q# u' q# x9 @15.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 D1 Q, |- f0 i! t+ p

+ C% w) A9 D( O" O: vANCA的相应抗原为丝氨酸蛋白E3、MPO和一些少见的抗原如弹性蛋白酶等。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
: p2 B/ ^  B( s, |& r. d$ b$ t4 G7 [) J9 J& z
  临床意义:& J* q  w4 a5 V! ?$ f4 v
1 ~+ l1 M" z0 a. g3 a6 }9 K
  1.ANCA可出现两种核型:①胞浆型(c-ANCA):主要与韦格氏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可在Churg-Strass综合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 q3 ^( Y# T$ K, \. o2 U1 E9 Q7 j2 b* f
  2.ANCA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有研究表明,c-ANCA在血管炎复发前2-5周可升高4倍。所以,c-ANCA可作为预测病情复发的指标。c-ANCA滴度可鉴别复发与其它原因(如感染)造成的病情恶化。
% H: ?8 ?" G# t1 ?0 y$ Q) X' c+ c# o' }4 p1 @- D' t$ G+ O
16.抗核抗体(ANA) 6 Y" _0 I! {2 I0 _: W! k
( d/ x# A7 e8 ~7 W7 ^
抗核抗体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组抗多种细胞核成份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x: Q- w1 {. ?5 g

" g7 T6 v. D% C: o9 O& Z3 u  临床意义:ANA可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药物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 g! P7 A# H3 d. J8 @
* @# Y# Z% c) Y" a17.类风湿因子(RF)
* u+ F  D* ?6 a: i) a4 {% ]% v6 b1 [# s. h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某些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RF可分为IgM、IgG、IgA、IgE四型。
8 j) c; b, n4 r$ S9 W+ m3 N
0 |/ X9 K1 y" u0 ~7 K  临床意义:( J# I0 [8 v% b% q, M# E7 H
2 O2 Z% U: X2 M
  1.RF对RA的诊断很意义,阳性率为60-80%。从早期RA患者的X线片分析,IgM RF持续阳性的病人更易发生骨侵蚀。
2 V: p# P0 n% a& M, ~0 a6 l$ b* g6 L. O) G6 P! W
  2.高水平IgM RF阳性的病人预后差。IgM RF滴度与RA疾病活动性的体征,如关节疼痛数和关节肿胀数相关。IgM RF滴度高低是评价RA疾病活动性可靠、敏感的指标。
* y5 o8 q0 m% F  h  J& L7 s6 e' u; n1 o" B
另:症状:晨僵超过1小时,对称性关节疼痛,小过节疼痛,手指关节间隙变窄等。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只是血沉高,可能是其他病引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康类风湿论坛 ( 桂ICP备12003771号 )

GMT+8, 2024-11-29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