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风趣爱康(www.iKang.org)是类风湿公益论坛,网友言论只代表本人观点,请大家文明发言!
追溯类风湿
当我们被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存在着它自己的特性,那就是病理的复杂性,虽然作为一种临床表现明显特征是关节、肌肉系统的疼痛的疾病,人们很早的古代,对它的症状及与健康的关系,有着观察和记录,也有着丰富的治疗实践活动,甚至可以说积累了一些很宝贵的经验。然而人们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理的深入认知,却是发展缓慢的。直到19世纪,随着现代西医学体系的建立,才越来越发展,而真正出现划时代意义的发展,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问题,在医学发展史上面,是逐渐被认知的。大致也是按照从关节表现,到滑膜炎症,再到免疫功能这一顺序,逐步深入的。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来说,直到现在,还存在很多未知的问题。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湿病的一种,风湿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这一类疾病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关节、骨骼、肌肉运动系统组织与器官的疼痛,常见的有一百多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其中最常见的风湿病之一。
在中西方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认识的过程中,有着各自不同和相似的地方,这些传统认识,过多过少的影响这今天人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
一 西医对类风湿的认识发展
人们对于风湿病的认识,最初都是从症状开始的,无论西方传统医学还是中医学,但是现代含义的风湿病早已不是仅仅建立在症状学基础上的概念了。大约在公元1世纪出现了rheuma(风湿)一词,其含义类同于希波克拉底的atarhos(炎症、卡他),二者均指“物质的流动”,它沿袭了希波克拉底等古代医学家的认识。即:导致关节疼痛的“rheuma”同“atarhos”一样,是一种“物质流动”,是人体四种基本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之一,并认为产生于脑,根据粘液流动和停留的位置不同可导致不同的疾病。1547年,Audrew Boord设想粘液与关节炎形成相关,他提出产生于头部的风湿体液是一种粘液,从头部下传到身体下部引起病变,如果导致关节疾病,受累部位将肿胀、发红、充血。
这些西方传统医学的认识,近似于中医“风寒湿杂而为痹”的理论,更多的是一种来自临床的比较模糊的认识和推测。到了Sydenham 时代(1642 ~ 1689年),rheuma的含义仍比较局限,主要指关节和关节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西医传入中国后,从症状相似的角度,“rheumatism”一词被译为“风湿病”。金匮要略中便有“风湿相搏,骨节痛烦,掣痛不利屈伸”等语。由此可见,中医的风湿概念,不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和现代医学的风湿概念不相同,不可混淆。
Cuillaume Baillou(1558 --1616年)在其死后的1642年发表的遗著中,介绍了作为全身性肌肉骨骼综合征的风湿病概念:“关节炎在关节内的反应,就是风湿病在全身的反应”,在没有更合适的定义之前,“风湿病的情况是一种沉没感,把它比作晕船反应更好。”西医历史上风湿病概念实际上是指一种骨骼肌肉系统的综合症状,主要是疼痛和酸胀,是一模糊的概念,很难与现代的特异性诊断相符合。
西医对于风湿病的认识,最早来自对于痛风的认识和描述,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是从临床观察和与痛风的鉴别诊断中,逐渐被认识的。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首次临床描述通常归功于Augustin-Jacob Landre-Beauvais(1880年),他报告了9例女性患者患有一种他认为与痛风不同的疾病,因而称之为“原发性衰弱型痛风”。他相信“原发性虚弱”导致该病的发生,而且与贫穷有关。而真正的痛风通常发生于强壮和富裕的人群。虽然类风湿关节炎在过去被认为不常见,但它无疑已存在了几个世纪,只是被误诊为一些“风湿病”的变异。
1819年,Be均amin C. Brodie比较清楚地描述了类风湿关节炎,他强调了其典型的慢性进程,并指出不限于关节,滑囊和健鞘也可能受侵犯。他最重要的贡献是认识到本病始于滑膜,可导致关节软骨损毁。1857年,RobertAdams描述了类风湿结节。
1858年,A. B. Garrod确定了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疾病名称,他后来解释道:“……大多数所谓的‘风湿性痛风’与真正的痛风和真正的风湿病均不相关,它们有各 自独立的病理基础……;假如情况果真如此,那么‘风湿性痛风’这个名词则是双重错误……我提出‘类风湿关节炎’这一名称,它不会引起任何误会,而且提示该病是具有风湿性疾病的一些外在特征的关节炎或关节病。……‘畸形性关节炎’曾作为本病的名称,并不是错误,虽然在本病的早期阶段畸形并不是其特征。‘风湿性关节炎:命名与‘风湿性痛风’一样不妥,它意味着用一个错误去顶替二个错误。……”本病在疾病分类学上一直存在分歧,甚至在1922年英国卫生部批准类风湿关节炎作为正式命名之后。美国风湿病学会直到1941年才采用了这一命名。
西医学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真正深入的认识,是伴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进步而来的,风湿免疫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重要医学分支。现在,人们基本可以肯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病理实质,并且在治疗中建立起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原则。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残性控制,取得进展。
二 中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公元前五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篇中多次论及“痹证”,意指肢体关节肌肉疼痛的一类病证。“痹论”专篇论述痹病,说明当时痹病就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痹论”对痹病的病因、病机、分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
在病因方面,“痹论”认为痹病主要是人体感受风寒湿外邪所致,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同时也指出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情志变化及过度劳累对痹病的发生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该论说“其饮食居处,为其病本也”,“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乏竭,痹聚在肝”等。 “痹论”认为痹病的病机主要是营卫气血运则屈伸不利,在于肉则不仁”等,对脏腑痹的临床表现也分别作了描述。中医学认为,“痹者,闭也。”凡属经脉不通者,都是“痹证”的范畴,包括今天与风湿病不相干的中风,冠心病等。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从症状描述看, 汉代张仲景《金匾要略》中提出了:“风湿”、“历节”。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证候专著,该书列有“历节风候”、“风湿痹候”。唐代孙思邈有关于历节肿痛的治疗,王煮在《外台秘要》又立“白虎病”之名,形容本病发则“痛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给予记述。
中医认为,寒主凝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湿性重浊,导致关节筋脉拘挛麻木,屈伸不利 ;风性善变,表现为游走不定。这些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临床表现相同或者相似,但是,又都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真正的病因和病理改变。 |